“彼岸花,開彼岸,只見花,不見葉,生生相錯。”
對于曼珠沙華,你一定不陌生,沒見過也聽過。曼珠沙華又稱彼岸花,還有個更正常現實版的名字叫做“紅花石蒜”。
沒錯,它是石蒜科的哦,它還有一個和它一樣富有底蘊的伙伴曼陀羅華,又稱“白花石蒜”。它們是同科同屬哦~
關于這兩種花的花語,故事,傳說真的是普天蓋地,于是小編決定,我們還是先從現實的植物學入手簡單了解一下它們吧。
關于生長
紅花石蒜是石蒜科石蒜屬,白花與紅花的區別只是顏色。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傘形花序,雄蕊和花柱伸出來,看上去像綻開的焰火一樣。花期大約在8-9月。
為什么會花葉兩不相見呢?
石蒜具有夏季休眠的特性,夏末葉落開花,秋天花落再生葉,所以會有花葉兩不相見的說法。(其實很多春天先開花后長葉的植物不也是花葉不相見么。)
紅花石蒜耐寒喜陰,也耐暴曬干旱。各類土壤都可以生長,不過疏松肥沃最適宜。野生品種多生于陰森潮濕地。中國和日本均有分布。
關于藥性
作為石蒜科植物,怎么能沒有藥物特性呢?來源是石蒜的鱗莖,內含各種生物堿,包括高石蒜堿,石蒜論堿等等。和水仙這種石蒜科植物一樣,鱗莖有毒,不過入藥的話可以催吐祛痰消腫哦~
關于由來傳說
曼珠沙華和曼陀羅華分別是紅花石蒜和白花石蒜的梵文名字。它們和摩訶曼珠沙華、摩訶曼陀羅華一起被稱為天界四華。“華”在古漢語中是“花”的意思。
關于曼珠沙華和曼陀羅華的故事和傳說很多,其中有一個傳說是這樣的:經歷了幾世輪回的曼珠沙華被佛發現,并被帶去彼岸。途中經過忘川河,佛被打濕了衣衫,而那里面正放著紅色的曼珠沙華,待佛取出花時,曾經火紅的花朵已經變成了白色。
于是佛將其種在彼岸,稱它曼陀羅華。而褪去的紅色留在忘川河中被地藏菩薩發現。地藏菩薩丟入河中一粒種子,后長出紅艷更勝從前的花朵。菩薩讓其長在忘川河邊指引輪回,并說“彼岸已有曼陀羅華,你就叫曼珠沙華吧。”
關于常見誤解
曼陀羅華(白花石蒜)有時會和曼陀羅花搞混,那么曼陀羅花是什么呢?答案在這里:
曼陀羅花又叫洋金花,大喇叭花。是茄科,曼陀羅屬哦~藥性可以用來制作麻醉劑~
一個石蒜科,一個茄科,可不是一回事兒哦~
關于土名。。。
這么聽上去神秘凄婉背景深厚的花,現實中也是有土名的:比如龍爪花,老鴉蒜,平地一聲雷啊,還有叫蟑螂花的。。。
所以,完全不用被傳說和高大上的名字嚇住,控制好光照和溫濕度,在家里種植完全沒有問題哦~小編見過野生實物表示,還是蠻有霸氣的~